2010年12月13日 星期一

財富移民:新一輪移民熱悄然興起


國外賺錢 國內養老

  隨著中國民間財富的積累以及對外交往的頻繁,一股以投資和商業發展為特徵的新移民熱正在涌動。與歷史上前幾次海外移民潮不同的是,此輪新移民熱的移民者都有一定的經濟基礎,移民不再是謀生的被迫選擇,而是為更好地發展和融入世界。


  兩股力量助推投資移民數量迅猛飆升

  2003年以來,國內能源、房地產、股市領域壯大起一批民營企業,民間財富迅速積累大大降低了中國人申請投資移民的門檻。

  2000年到2004年,由於各國收緊移民政策以及蔓延全球的非典疫情,中國的海外移民規模整體經歷了一段低潮。然而從2006年開始,一波又一波的中國需求推動幾乎所有移民大國的投資和商業類移民業務強勁攀升,這一趨勢被金融危機催化到了火爆程度。

  根據美國國土安全部的統計數據,從2007年度到2009年度,儘管中國內地移民美國(獲得永久居留權)的總數沒有明顯變化,但投資類移民數量可以用飆升來形容。2009年度,美國批准中國內地的投資移民1971宗,佔當年總數的53%,這一數字比2008年度美國全部投資移民批准量(1360宗)還高出45%。

  從2005年開始做美國投資移民業務的上海中智國際商務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紅說,公司這幾年的業務量直線上升,去年開始明顯感到美國方面的審批週期延長了“以往只要等18天,現在要等2個月,說明中國這邊申請的人多了。”

  美國的數據並不是孤立現象。《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移民仲介機構了解到,2008年加拿大批准投資移民超過1萬宗,比2004年增長6成,其中70%來自中國內地。近幾年澳大利亞商業移民每年的名額是3500人,而來自中國的申請量就能達到2000人左右。2003年10月份出臺的香港投資者入境計劃在第一年的申請量不到500宗,2007年達到1800宗,2009年達到3391宗,其中76%來自中國內地。

  如此活躍的海外投資移民背後有兩股助推力。北京因私出入境仲介行業協會會長齊立新說,2003年以來,國內能源、房地產、股市領域壯大起一批民營企業,民間財富迅速積累大大降低了中國人申請投資移民的門檻“投資移民動輒幾百萬元人民幣的投入在過去難以企及,而如今國內一線城市隨便一套100平米的住房都要超過300萬元了。”

  另一個原因就是金融危機大大加劇了各國對投資移民的開放力度。2008年美國政府為應對銀行資金不足,啟動了以綠卡吸引外國人直接參與美國國內投資項目的計劃。目前僅活躍在北京市面上的各種美國投資移民項目就有近百個。美國紐約市一個投資移民項目管理總經理格裏格說,他們的項目啟動不到三個月就吸引了70名中國投資人(每人50萬美元),他們的業務重心已經轉向中國,未來還要繼續增加在華人手。

  不為謀生,而為發展

  以前都是越窮的地方移民出去的人越多,賺了錢馬上就寄回來養家。而現在隨著生活的改善,移民的重點地區、人群、目的和方式都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

  廣州加成移民投資諮詢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明輝說,廣東以前的老移民大多是來自開平、臺山等山區的農民,現在的新移民都集中在珠三角大城市,受過高等教育。老移民離開中國的時間很長,三五年都回不來,因為飛機票很難賺,現在新移民回來越來越頻繁,有的一個星期就回來一趟,因為兩邊都有生意和牽掛。

  改革開放以來溫州產生了40萬新華僑,分佈在歐美各國以及澳洲,主要從事餐飲和商貿。他們選擇獲得國外永久居留權,一方面是為了做生意方便,來去自由,另一方面就是為了子女教育。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周德文說,獲得國外綠卡,孩子就能享受免費教育和醫療等社會福利,而且就學門檻和專業選擇都比留學更優越。對於一個擁有千萬家產的老闆,如果有兩三個孩子,花300萬元人民幣就能解決孩子上學問題,怎麼算都比在北京、上海爭奪稀缺的教育資源更划算。

  從業20年的廣州景鴻移民顧問公司董事長關景鴻說,目前在香港、美國上市的中國內地私營公司負責人80%都有第三國的永久居留權,事實證明這種身份為企業上市和“走出去”帶來更多便利,中國內地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已經開始認識到這一點。除此以外,擁有一個第三國永久居留權還有助於內地的新富豪們保留更多的個人財富。“比如中國公民獲得香港居留權再到內地投資,按照C EPA規則,可以少交15%的個人所得稅。”

  美國街,香港路,不如溫州小賣鋪

  “我身邊一起到國外打拼的中國人最後都是把國外的客戶拉到國內來,在國外賺錢,回國來養老,因此他們沒有一個放棄國內的人脈,經常兩地跑。”

  2003年,在廣東佛山經營打火機廠10年的李哲新,通過朋友的幫忙辦理了荷蘭移民。當時是為了開拓歐洲市場,方便出國辦企業,李哲新身邊做生意的親朋好友中有五分之一都辦了類似的“綠卡”。

  然而從那以後李哲新沒有出過一次國,因為中國國內的經濟發展形勢遠遠超過了歐洲的打火機市場。“2005年,我們成功抓住了國內房地產市場的機遇,現在我的公司在蘇州擁有一座酒店還參與了一些住宅項目的開發。當初和我一批辦理了移民,準備到歐洲開拓打火機市場的朋友大部分都轉向了國內的房地產、能源這些領域,那些去了海外的則後悔不已。”

  李哲新的故事,並不是當前投資移民群體中的個例。在他們看來“中國才是真正的家,如果這裡有機會發展沒有理由去國外。即便去國外發展好了,最後還是想回家。”

  2002年,20齣頭的溫州姑娘周群隨新婚丈夫移民德國開辦了一家服裝貿易公司。“當時我先生加入了奧地利國籍,我就可以在歐盟任何國家打工、開公司。”周群告訴記者。

  從街頭檔口的外貿便宜貨開始,周群的生意越做越大,現在已經闖入德國正規的連鎖超市和百貨公司,一年的銷售額達到幾百萬美元“德國的服裝市場圈子非常牢固,商場一般都找固定的中間商進貨,中國人很難打進去,只能靠產品的創新來競爭。”周群說。

  經過幾年的打拼,周群的公司逐步走上正軌,目前有一個專門的團隊在操盤,還雇傭了德國的推銷員專門與中間商打交道。2007年獲得德國永久居留權的周群對國外生活的總結是能省心許多“沒錢在中國不好待,但在國外則不同,窮人富人的生活看不出多大差別。德國對富人的稅收比較高,社會福利比較好,一般人生病都有保障,國外的醫院人也比較少。德國生活的總體感覺很安逸舒心,沒有那麼多人情世故。”

  儘管已經獲得穩定的生意,擁有了普通人眼中的成功事業,但周群並不想就此紮根于德國的土地。現在她一年有一半的時間在中國國內,並表示以後的重心還是在中國。

  “德國人比較保守,不像義大利、西班牙人愛消費衣著。金融危機來了德國人首先壓縮預算,零售店的人氣馬上就下降了。這幾年孟加拉國、土耳其的紡織品越來越多,沒有更強的競爭力,我們同樣會被淘汰。”周群說。

  周群認為“更強的競爭力”來源於中國。她正計劃優化公司的貿易流程,從德國直接向她在上海的分公司下單,把德國的客戶直接拉到國內來做,既縮減成本,又可以利用國內的資源。

  周群坦言,他們這些中國人辦的小企業短期內不可能獨自立足於德國的商業圈子,也不好融入德國當地社會。“我和我先生一開始也去參加當地人的家庭聚會,總感覺怪怪的。但是兩個人在外面開公司,一定要有個國籍,不然外國人還是不相信你的。只是有個永久居留證在德國開公司還是有些限制。”

  但周群從未考慮要加入德國籍“因為那樣就成外國人了,回到中國不方便。而且我的孩子一定要在中國接受教育,我在國外的一個華人朋友的孩子一天回家告訴他媽媽:‘以後我不回中國了,老師說我是奧地利人’。國外的這種洗腦讓我很反感。”

  在國外打拼多年的周群認為,國外社會有比中國優越的地方,但許多內心的東西中國人還是難以和他們溝通。“就像我們溫州人有句話:美國街,香港路,不如溫州小賣鋪。”

  移民仲介服務:行業浮躁 魚龍混雜 利潤巨大 行業浮躁

  《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了解到,一般一個探親移民的服務費用也就幾千元人民幣,而投資移民項目服務費用動輒幾萬元人民幣,而且很多申請人對服務價格並不敏感,巨大的利潤空間滋生了大量的行業浮躁,導致投資移民仲介服務市場魚龍混雜。

  記者在北京市場上暗訪時了解到,各種打著投資移民旗號的說明會鋪天蓋地,令人眼花繚亂。從海外就業到買外國護照,仲介銷售人員什麼承諾都敢做,甚至還可以省去移民監(外國人必須在一國居住幾年以上才能獲得綠卡,這種居住期限稱為移民監),只要你能出錢。

  一些接受採訪的業內人士反映,去年以來市面上大量出現的“50萬美元全家移民美國”業務則蘊含著更大的風險。為應對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銀行資金緊缺,美國政府大幅增加了投資移民(E B 5類)中“區域中心”(I5)小類的名額,申請人選擇一個美國移民局認可的“區域中心”建設項目,投入50萬美元後就可獲得一個有條件綠卡,兩年後可申請轉成正式綠卡。“區域中心”申請條件寬鬆,迅速推動了中國的市場熱潮。

  然而事實上,當前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掩蓋了“區域中心”的潛在風險。首先,50萬美元在申請美國移民前就要打到“區域中心”項目的共管賬號上,而且美國政府不負責監管,而加拿大等國都是在移民申請被批准後才把投資款打入政府指定的基金賬戶上。其次,投入50萬美元後能否成功移民還要看兩年後該項目的運轉情況,而“區域中心”項目設立的目的就是刺激美國落後地區的經濟,項目前景往往複雜多變。

  業內人士指出,美國政府明確提出申請人應該承擔“區域中心”項目的市場風險,但由於國內移民仲介行業整體的浮躁,不少機構非但沒有幫助客戶認識到相應風險,反而抱著僥倖的心態慫恿客戶申請,能混過去一個是一個。更有甚者利用“區域中心”項目缺乏監管的空子,偽造50萬美元的投資記錄,以期矇混過關,美國移民局近期已經拒簽了幾宗這樣的申請。

  和其他服務不同,移民仲介業務主要是依照國外的法律,市場監管更容易滯後。北京市因私出入境仲介行業協會會長齊立新說,北京投資移民市場近幾年剛剛開始熱起來,一方面客戶比較盲目,另一方面不少房地產、煤礦行業逐利性強的熱錢涌入,臨時拉起一個運營隊伍,既沒有業務積累也沒有市場基礎,這些更加劇了行業的浮躁。

  從業者素質有待提高

  北京、上海、廣州三地的仲介公司負責人反映,2001年《公民因私出入境仲介活動管理辦法》頒布以來,對移民仲介服務行業發展奠定了制度基礎,但還不夠完善。移民業務不是單純的市場經濟服務產品,不僅服務內容涉及外國法律制度,紛繁複雜,還牽扯國家外交,直接影響申請人個體及整個家庭的生活規劃,因此對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非常高,必須有職業化規範化的管理,不能完全由市場自由競爭機制支配。

  北京太平洋移民服務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目前市面上的移民服務參差不齊,移民顧問流動性大是一個普遍現象,有的顧問甚至只待半年就跳槽了,一方面是因為行業發展快機會多,另一方面還與不同公司的經營文化有關。“許多移民顧問急功近利,承諾比較多,是因為公司規定隨著移民業務辦理的進程拿提成,因此顧問比較看重簽約率,一旦簽約就能拿到部分提成,至於後面能不能辦下來,就考慮不了那麼多了。甚至有的仲介公司老闆還希望移民顧問提前離開,這樣客戶後面交的錢就不用付提成了。”

  齊立新說,目前國家相關法律只約束移民仲介公司,對從業個人沒有一個上崗準入、監督處罰的管理制度,移民項目辦理週期長,一旦發現問題當事人早就跳槽走人,公司沒有一點約束的辦法。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移民仲介主要是靠移民顧問的專業素質來服務客戶,顧問的服務自由度非常大,類似于會計師和律師,可以參照建立全國性的持證上崗制度。事實上,加拿大、美國等移民大國的移民代理制度中,都嚴格要求移民律師通過考試才能持證上崗,國內的移民仲介都是把相關材料通過這些移民律師遞交給移民局的。

  在上海從事移民仲介服務的王紅說,她早在2007年就參與了勞動保障部組織的留學移民諮詢師標準擬定工作,但當時判斷這一行業從業人員不夠多,標準制定出來了卻沒有推行。目前,上海、北京、廣州的行業性組織都在積極推行地區性的移民顧問培訓和管理制度,為建立全國性制度奠定基礎。

  行業監管亟待加強

  目前北京經過合法登記的移民仲介機構77家,上海41家,廣東有117家。而據業內人士估計,目前三地非法運營的仲介公司數量已經遠遠超過了合法登記的公司。行業的迅速發展,企業數量的不斷膨脹,給市場準入、監督和規範都提出新要求。

  1990年成立的廣東華人出國事務有限公司董事長何伯宜說,國家相關法規明確規定,非法運營的移民仲介公司要沒收所得,並被重罰,但近幾年通過互聯網開展業務的許多無證移民仲介反而越來越活躍,極大地擾亂了市場秩序。

  專門從事美國投資移民服務的美國生活公司副總裁雷·克萊表示,中國大陸居民有很強的投資移民需求,但由於中國官方還缺少相應的市場準入制度,中國公民就難以區分值得信賴的美國投資項目。而台灣當局就要求所有進入當地市場的美國投資移民項目運作單位都要到內政部登記,台灣當局負責審核相應的資質和誠信程度。

  《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了解到,當前火爆的投資移民市場吸引不少金融機構利用自己的客戶資源向移民仲介服務滲透。比如有的國內銀行在官方網站上推出“200元代理客戶遞交簽證”業務,還有的境外基金公司不顧中國法律的禁止,直接在中國國內提供移民仲介服務。

  一些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國內外的金融機構都沒有在中國國內獨立從事出入境服務的資質,不僅侵害了移民仲介的行業利益,也將損害消費者利益,由於存在監管漏洞,一旦出事,對這些機構的處罰將無法可依。不少境外金融機構紛紛提出希望中國政府加強行業監管的建議。

  接受採訪的業內人士認為,投資移民是一個新興的公民出入境渠道,政府難以實行一步到位的監管,可以成立全國性的行業協會,承擔大量專業繁瑣的行業管理事務,包括企業資質預審核、人員培訓、市場調查研究和行業自律,而政府有限的資源則退居幕後,主要集中于行政管理、處罰和決策。

  相關鏈結 投資移民潮中的溫州樣本

  溫州移民歷史悠久,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至少有43萬溫州籍華僑華人遍佈世界131個國家和港澳地區,此外還有約20萬溫州籍臺胞。

  溫州海外移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100多年前。20世紀以來,溫州先後在一戰之後、1930年前後、改革開放後出現過三次大規模移民潮。特別是改革開放後,隨著政策逐漸放寬,很多溫州人通過和新中國成立以前移居海外的親戚“團聚”的方式移民到其他國家。今天在海外的43萬溫州移民中,有85%以上是在改革開放以後移民海外的。

  溫州在海外的華僑除了人數眾多之外,還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分佈集中。根據溫州市僑辦的統計,43萬溫州華僑中有33 .7萬僑居歐洲,而移民到義大利、法國、荷蘭、德國、西班牙這五個國家的溫州人,又佔了全歐洲溫州華僑的92.68%。在歐洲五國裏,溫州華僑又主要集中在義大利的普拉托和米蘭、法國的巴黎、荷蘭阿姆斯特丹和海牙、德國的法蘭克福等幾個城市。

  溫州市僑務辦公室主任陳永聰說,新時期溫州人移民的主要動機是做生意。溫州人的商業意識很重,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對出口貿易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很多溫州人辦理海外移民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拿到一個國外身份,這樣做生意的時候可以享受到相關優惠政策,也便於在國內和國外往返經商。溫州對外貿易主要以小商品、服裝為主,利潤率低,主要依靠匯率差價和相關優惠政策盈利。

  溫州經濟的特點是“候鳥經濟”,哪有商機就去哪做生意。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歐元區經濟形勢不好、歐元貶值,溫州人開始成規模地流向非洲開發商機,移民非洲的人也多了,現在非洲34個國家的溫州僑民一共有2000多人,大部分都是金融危機後去的。

  近二十年來,海外移民對溫州的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首先是進出口貿易多。溫州移民從事商貿業的佔大多數,尤其是外貿進出口。現在溫州全年進出口貿易總額達130億美元,基本上每年都以2位數增長,這些主要還是依靠溫州華僑對海外市場的開拓。

  二是回鄉投資多。溫州是全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溫州的開放首先是對華僑的開放。溫州華僑對故土有很深的感情,溫州的三資企業中僑資企業佔主體,現在溫州開發區有95%的項目都是由溫州華僑投資的。

  三是僑匯多。根據粗略統計,溫州僑民僅個人消費每年就會匯入25-30億美元,這其中還不包括生產資金和投資。溫州文成縣30多萬人口中有10萬人是華僑,每年文成縣春節前一二十天的僑匯就可達6000-7000萬美元。

  四是捐贈多。改革開放以來,溫州華僑向本地直接和間接捐贈已經接近五個億,主要是用於新農村建設,對改善溫州地區發展不平衡起到了很大作用。


經濟參考報 2010/12/1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